關于3-6歲孩子情緒的小秘密,家長知道多少?
一般孩子到了3~6的時候,會開始有自己的獨特想法和見解,這時候對待很多的事情都是帶著自己的感情色彩的。那么,這個時候的孩子情緒有什么特點?老師和父母如何掌握這些特點去對孩子進行教育呢?
一、3~6歲寶寶情緒怎么樣
3-6歲,此時的孩子社會情感迅速發展,道德感、理智感和審美感都逐漸發展起來了,并且孩子調節情緒的認知策略開始出現,并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加強。他們開始掩飾自己的情緒,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情緒表達規則,知道表現出適當的情緒,可以得到成人相應的反應。
他們還會使用富于表達性的身體動作來辨別情緒,對情緒的外部原因和結果的理解進一步提高了,知道發生的某個事件,會讓大人、同伴是高興或是不高興。
3~6歲寶寶社會情感的發展還沒有完善,因此他們對情緒的控制能力不強,生活中常常會出現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的場面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寶寶對情緒的控制能力才會有所增強。
二、3~6歲寶寶情緒的特點
1.易沖動
3~6歲寶寶的內抑制發展差,控制力弱,言語的調節功能不完善,因此當外界事物和情境刺激兒童時,情緒就會出現爆發性,通常從一端迅速發展到情緒的另一端。這個階段的兒童的情緒易波動,極不穩定。所以,這個時期孩子說哭就哭,說笑就笑。
2.易外露
這個時期的寶寶控制力發展差,他們的情緒變化毫不隱藏地表現出來,而且擅長用自己的身體語言來表達。如不高興就哭,高興就大笑或者是手舞足蹈,憤怒就瞪眼跺腳,有高興的事就要向親近的人訴說。
3.易感染
寶寶的情緒具有情境性,如得到新玩具、媽媽離開身邊一會二、新朋友出現……都會使他們的情緒大起大落,孩子的情緒隨著情境的改變而改變。很多時候情緒不是由寶寶自身發出來的,而是因周圍人的情緒波動而引起的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孩子的道德感、審美感和調控情緒策略逐漸發展,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慢慢加強,易沖動、易外露、易感染這些特征就會逐漸減少,情緒的控制力、穩定性也會隨之提高。
三、爸媽如何面對孩子的情緒?
1.摸摸、拍拍
3~4歲的孩子仍然喜歡身體接觸。剛進入幼兒園的孩子,很愿意老師牽他的手,喜歡摟著媽媽。這是一個過渡階段,孩子需要得到這樣鼓勵和支持,所以媽媽也要盡量地利用各種機會摸摸、拍拍孩子。
2.避免對孩子的懲罰
5歲以后的孩子,要求別人的注意,有和他人交往的需要。所以在幼兒園中,如果小朋友們不和他玩,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很嚴厲的處罰,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痛苦。同時成人如果對孩子不加理睬,孩子會覺得非常沮喪,很有挫敗感,不利于孩子健康情緒的發展。
3.合理的生活制度
豐富的生活內容、身體健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,有助于幼兒情緒的穩定。豐富的生活內容會讓幼兒產生興趣,有探索欲望,感到快樂和滿足。所以爸爸媽媽盡量讓各項活動輕松、活潑和多樣化。多帶孩子走出去,進行各種的戶外活動,讓孩子接觸到較多的事物和情境。
4.和諧的家庭生活
良好的情緒示范、家庭和睦、家庭關系親密,都會給孩子帶來良好的情緒示范。成人要顯示出積極熱情、樂于助人、關心愛護幼兒等良好的情緒。要公正地對待孩子,適當地滿足孩子的需求,幫助孩子適應變化的新環境。不能恐嚇威脅孩子,也不能溺愛或過分嚴厲地對待孩子,否則會使幼兒形成不良的情緒和性格。